最近,網(wǎng)絡熱詞排行榜又新增一員猛將——“社牛”。顧名思義,“社!敝傅氖悄切┥缃荒芰姡诓煌膱鼍爸心軌驊獙ψ匀绲娜。這一精準又不失詼諧的流行詞匯在這個“社恐”扎堆的時代大火了一把。 “社恐人”不善與人交際、不敢公開發(fā)表意見、不想引人注目、不太愿意表現(xiàn)自我、擔心別人異樣的眼神;而“社牛人”則是截然相反,在社交方面毫不膽怯,不管是僅見過幾面的半熟人,還是素未謀面的陌生人,都能自信地談笑風生、勇于表現(xiàn)自己。 “社恐”VS“社!保祟惿缃荒芰Φ奶炱剿坪醪豢煽刂频爻騼蓚極端傾斜,你是哪一類人?當人類社交“天花板”邂逅人類社交“木地板”,究竟是哪方能夠battle成功?本期《心靈護航》,一起來聊聊如何成功拯救社交里的小尷尬。 優(yōu)等生的“社恐”經(jīng)歷 麗君(化名)從小到大其實都是比較外向開朗的性格。小學時品學兼優(yōu)的她,連續(xù)6年都是一班之長。小升初后,在鎮(zhèn)初中,她依然是那個會發(fā)光的女孩,她沒有想到,這樣的自己也會有一段“社恐”的經(jīng)歷。 初三時,她跟著父母一起搬進城里生活,轉學到了市區(qū)的初中,憑著原先優(yōu)異的成績,在新的校園,她進入了尖子班。在尖子班,周圍的同學都是從各個學校選拔來的尖子生,這讓她產(chǎn)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看著別人光鮮亮麗的外表,我總感覺自己土里土氣的,甚至學習成績再如何努力也在中下游徘徊,一度感到氣餒和自卑。”原先自信的麗君變得不愛笑了,常常一個人發(fā)著呆。 晚上下課回到宿舍,麗君總是早早洗漱后就躺在床上。寢室里也有很熱心的同學,常常會和舍友們一起分享家長送來的零食和水果。有一次,這個舍友問起大家,以前的校園生活是什么樣子的,輪到麗君說時,她頓時不知道該怎么說。“當時氣氛一度尷尬,甚至想鉆到地洞里去,我自己也不知道如何緩和,自卑到極點,只能逃避社交!焙髞,麗君總是小心翼翼地婉拒了舍友們的分享,祈禱早日高考。麗君說,以前自己所有的自信都是來源于成績和老師的肯定,那段時間的她感覺自己啥也不行,好像再也開心不起來了。 “看,性格開朗的人,到了一個新環(huán)境,也會感到自卑,階段性成為‘社恐’!丙惥詭Р缓靡馑嫉卣f,初三那年,她超常發(fā)揮邁過重點高中的門檻,隨之而來的卻不僅僅是喜悅,她開始有些焦慮,來自農(nóng)村的自己,會不會又過上高三的生活? 時刻在“社恐”“社!遍g切換 曉輝(化名)畢業(yè)后在某公司工作了3年,一路做到部門小組長的地位,去年他想跳槽加薪,在某上市企業(yè)工作的朋友說可以幫他內(nèi)推。 “我一直很想去大企業(yè),聽朋友說他們公司正在招一個有經(jīng)驗的主管!睍暂x說,面試時,他使勁兒表現(xiàn)出很老練的樣子,對一個產(chǎn)品問題,大談特談自己的見解,甚至因為“侃”的時間太長,面試官好幾次不得不打斷他。因為他此前也有做HR的經(jīng)驗,甚至有幾次他都揪住了面試官,反問該情況下面試官應該如何應對。 曉輝以為自己面試時候發(fā)揮近乎完美,沒想到最后居然被PASS了。后來聽朋友透露,面試中有一位大領導覺得他當時表現(xiàn)得有些自大,預計是個不好管的主兒,當場直接一票否決了。 這件事也給曉輝上了一課,他意識到,“社!币膊皇请S時都好用的。后來又有一次跳槽機會,有了前車之鑒的曉輝,決定這一次收起鋒芒,老老實實地跟著面試官的問題,問一句答一句,不搶話也不多說話。結果又被拒絕了,理由是覺得不夠有氣勢,在管理崗位恐怕難以服人。 “有了這幾次失敗的經(jīng)歷,我發(fā)現(xiàn)還是做自己最重要。”幾次失利,曉輝重新審視了自己。他坦言,自己的性格其實并不極端,既不是強大的“社牛”,也不是害怕與人打交道的“社恐”;蛟S在職場上還是不要表演,向面試官袒露真正的性格,找適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好的。 “社恐”媽媽有個“社!钡耐 國慶期間,思雨(化名)帶著孩子坐火車出去旅游,一天一夜的車程讓思雨甚感乏累,上車后玩了會手機就昏昏欲睡了。 或許是太久沒有出遠門,上小學3年級的兒子一上火車就興奮得不得了,小家伙開心地在車廂里上躥下跳。鄰座的乘客是一對情侶,沒承想小家伙上前開門見山,“你倆處對象是吧?” 這對情侶出于禮貌附和了一下,結果孩子就更加起勁了,拿著自己的漫畫書和人家聊起動漫人物,越聊越興奮,從賽爾號聊到了宇宙起源,再從宇宙起源聊到火箭發(fā)射,聊高興了還想互加微信。 “社恐”媽媽思雨當下尷尬癥就犯了,恨不得地上裂出一道縫給她鉆下去,甚至孩子都不想要了,默默地爬上中鋪睡覺去了。結果沒想到,一覺醒來,1個小時過去了,孩子還在跟人家侃侃而談。 尷尬之余,思雨百思不得其解,自己這么內(nèi)向的一個人,怎么生出一個這么“豪放”的兒子?“娃妥妥的‘社!,是不是有什么毛。磕懿荒苤沃?”她將這段經(jīng)歷發(fā)布在了朋友圈,不少家長紛紛在評論區(qū)取經(jīng):好羨慕你家孩子的活潑可愛,在線求育娃經(jīng)驗…… 咨詢師觀點 適合自己的社交才是社交“王道” 我們生活在社會中,總免不了要社交。那么,到底怎樣的尺度才好呢?記者專訪了義烏市城市有愛公益協(xié)會副秘書長、“親青幫”工作室副主任、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賈春梅。 賈春梅表示,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在群體中生活我們才會感覺安全,處理好人際關系是我們必須學會的一項技能。但是,“社恐”卻是我們社交活動中的一塊“絆腳石”,它或多或少都會影響我們社交活動時的狀態(tài),它會讓我們產(chǎn)生害怕、恐懼、逃避的心理!吧缈帧碑a(chǎn)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諸多遺傳、心理、環(huán)境等因素,不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心理,即對自己容貌或能力等某方面的不自信。所以,自信是破解“社恐”的密碼。 “生活中,人們?nèi)狈ψ孕诺淖钪饕蛩刂痪褪菦]有形成獨立的人格!辟Z春梅說,童年是一個人人格形成的最關鍵時期,如果在童年時期,父母能夠給孩子建立起正確的自我意識,正確的自我價值感,那么孩子在未來人際交往時,他們就不容易受外界評論的影響,就能表現(xiàn)出一種積極自信的狀態(tài)。在此賈春梅也呼吁一些年輕的父母,平時多多發(fā)現(xiàn)自家孩子的優(yōu)點,多一些鼓勵和肯定,少一些負面消極的評價,發(fā)現(xiàn)孩子的特長和天賦,幫助他們找到自我價值,這樣孩子的自我認同感就會越來越高。 “社恐”人的性格一般都是偏內(nèi)向的,普遍存在的一種“追求完美”的心理!耙驗楹ε略趧e人面前展示自己不好的一面,害怕別人對自己負面的評價,所以,我寧愿選擇不與別人去交往了。”其實,我們應該放下這個心理負擔,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地方。人際交往與其他技能學習是一樣的,唯有通過不斷學習,不斷嘗試,不斷調(diào)整,自己社交時的表現(xiàn)才能變得越來越好。 與“社恐”相反的“社!比耍麄冊谌穗H交往時,經(jīng)常能呈現(xiàn)出一種積極、勇敢、自信的狀態(tài),在社交場合似乎永遠占據(jù)了主導地位,讓很多人羨慕不已。但是“社!比艘灿凶约旱摹爸旅c”,因為他們的性格一般都是偏外向的,不敏感,大大咧咧,對別人的情緒和需求,沒法像“社恐”人那般感同身受。于是,社交時就極容易變得肆無忌憚、隨心所欲,導致有時言行已經(jīng)傷害了對方還不自知。所以,“社!比艘残枰噙M行同理心的練習,提高自己對別人的感受力,這樣才能在社交時把握好“度”。 “我們經(jīng)常會說‘過猶不及’,社交方面也如此。”賈春梅表示,人類的性格組成本身就是多樣性的,不管你是“社恐”,還是“社!,既然存在了,必然是合理的。她認為,每一種性格都各有自己的利弊,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我們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社交方式,活出自己的精彩,這才是最重要的。 |
GMT+8, 2025-5-11 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