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富寶寶知道錢從辛勤工作和積極勞動中來;富寶寶知道接受和送出禮物都是極其美好的事,但禮物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是心意而不是“商品價格”;富寶寶懂得滿足心愿最好經過慎重的思考和等待,這樣使實現心愿的快樂翻倍,而且也不容易馬上對買來的東西厭倦。富寶寶也知道為了實現一個消費上的大目標,可能要克制和犧牲掉若干個無關緊要的小目標;富寶寶知道最好為零花錢做一個預算;而壓歲錢壓在枕頭底下保存,不如存銀行,而存銀行的利息收益,可能不如跟媽媽合股買基金或債券;富寶寶從幾歲起就知道自己該為上高中或上大學積攢一部分兒;而送朋友生日禮物,不全是父母的額外義務,自己也必須付出。 一般而言,兩歲以前的寶寶對金錢、積蓄、品牌都是很難有清晰的概念的,因此培養(yǎng)孩子的財商至少要從兩歲半到三歲開始,在他(或她)的成長過程中,逐漸加入這個年齡段的小孩所能理解的內容,擅長從孩子的提問當中發(fā)現孩子認識金錢問題的偏差,與之討論,把你認為最重要的財商意識灌輸給他;在日常的生活場景中培養(yǎng)孩子精明消費的意識;跟孩子做買賣游戲,分析賣方的促銷策略和買方可能的沖動消費可能;讓孩子想辦法把買了后悔的東西退貨或與他人交換……如果父母注意培養(yǎng)一個有正確金錢觀念的“富寶寶”,那么將來就不會出現上大學時屢屢向你要大批開銷的“赤字學生”,也不會出現工作后仍然回來“刮老”,自己的錢都不知花到哪里去了的孩子。沒錯,到26歲才知道要在網上為自己建一個“電子賬簿”的孩子,比6歲就知道要記賬,要量入為出的孩子,至少要多過20年“窮日子”,你做為父母,該選哪一種呢?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給孩子大把的錢花,不如給他一個“富頭腦”。還等什么?培養(yǎng)有財商的孩子就從今天開始。 問:“你為什么要去上班?不能不上班嗎?”(寶寶3歲) 怎么說: 不要對孩子說:“要是媽媽不上班,你就得餓肚子!被蛘哒f:“媽媽也想跟寶寶整天在一起,但不上班就掙不到錢,就養(yǎng)不活你!边@樣的說法聽上去仿佛在說:工作是一件令人挺不愉快的事,而為了孩子你才去接受它--都是孩子的錯。 不如告訴孩子,你工作掙錢是為了提高全家的生活水平,比如下個月帶孩子去香港迪斯尼樂園或為了買一輛新車。你一定要強調工作給你帶來的收獲:眼界開闊,有朋友,處理事物的能力強,敏捷。告訴你的孩子,你需要同事就像孩子需要幼兒園伙伴一樣。家長負責地跟孩子談論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這可以幫助孩子了解你的職業(yè),理解有工作的好處不只是帶來買很多好東西的錢。你還可以讓孩子分享這種自豪感,在假日加班時她一塊兒去你的辦公室,讓她用你辦公室里的飲水機并用廢棄的廣告紙疊紙飛機。能在加班時與孩子在一起,將大大減輕你和孩子分離的愧疚感,也能讓你在孩子面前充分展示你的平衡技巧:你能照料好她,也能干好工作,這將為孩子做出榜樣。 問:“為什么你總是讓我們隨手關燈?”(寶寶3歲半) 怎么說: 沒錯,如果你和孩子的爸爸沒有合伙開電力公司,你總得付電費的。許多小孩子對家中隱性的開支,如電費、煤氣費、供暖費、物業(yè)費、電話費、有線電視費等一無所知,他們只對在超市里花錢買東西有概念。因此,這正好是一個對你的寶貝解釋這些隱型費用的一個好時機,要不然你的孩子總認為你不滿足他的某些消費要求是“吝嗇”的表現。下次交電費時帶他一起去,并幫他把這個月的電費換算成他最喜歡的冰激凌,看看能買多少個。你看吧,下次不用你提醒,孩子出門時就會把空調和電燈都關了。 當然,如果你的孩子超過五歲,隨手關燈的問題就不僅僅是一個合理開支的問題,你可以對他解釋電是怎么來的,解釋少用電少燒煤氣可以為預防環(huán)境惡化,節(jié)約能源做貢獻。 |
GMT+8, 2025-5-9 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