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冬進補時期,喜歡煲湯養(yǎng)生的老廣們自然不會錯過這個好時期,煲湯講究藥食同源,喜歡放些中草藥,那么這些湯水寶寶們能不能喝呢?中山大學(xué)孫逸仙紀念醫(yī)院中醫(yī)科副主任黃啟輝副教授說,臨床上最常碰到給大人煲的藥材湯,不管是壯陽還是滋陰,寶寶竟然也在喝,這是最大一個誤區(qū),中醫(yī)認為寶寶為“稚陰稚陽之體”,又是“純陽之體”,平時的飲食不能太補,不宜使用溫陽藥物,常用的補血、補氣的藥材也需要辨證用藥,需要注意分量。 寶寶猛喝沙參玉竹老鴨湯,喝出陽虛體質(zhì) 有位老人家體質(zhì)屬于陰虛,常年用沙參玉竹麥冬煲老鴨!斑@是廣東人家常用的食療方,方子本身沒有問題”,黃啟輝認為,這位老人家喝也對癥,但問題是她每次煲湯都是一煲一大鍋,給全家人喝,包括年幼的外孫。偏偏這位孫子又是食肉獸,每次喝湯吃肉都要兩三碗。沒幾個月下來,孫子就成了陽虛體質(zhì),動不動就感冒發(fā)燒,要么就是咳嗽、鬧肚子,反反復(fù)復(fù),很是鬧心。 雞骨草豬橫脷湯寒涼,寶寶陽氣很受傷 還有廣東人常用的雞骨草煲豬橫脷,豬橫脷是豬的脾臟,按照中醫(yī)以形補形的原則,寶寶食用可以補脾,但是雞骨草雖然清熱解毒,對寶寶而言卻過于寒涼,常喝也會傷了陽氣。另外,廣東民間流傳一種說法,用田七燉雞給寶寶喝,可以長高。對于這道藥方,黃啟輝點評說,田七有生熟之分,生田七可以散血消腫,是治療跌打刀傷的良藥;熟田七則可以補血補氣、祛瘀生新,婦女產(chǎn)后可以服用。但是,不管是生田七還是熟田七,對寶寶嬌嫩的身體而言,藥性過猛,屬虎狼之藥,除非真要是生了病,否則日常食療不宜用。 點評 加了中藥材就成藥湯,用不對藥可成毒藥 黃啟輝指出其中問題所在,沙參、玉竹、麥冬還有老鴨,都是滋陰、清熱的東西,對廣東的濕熱天氣來說,這是一款很好的湯水。但給寶寶長期大量飲用,就出了問題。這款清補涼對寶寶若長期服用,則會損傷陽氣,陽氣不足,就不能把濕氣排出體外,會造成寶寶脾腎虛弱,按照西醫(yī)的說法就是免疫力低下,寶寶就容易生病。 |
GMT+8, 2025-5-13 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