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制力強 爸媽應(yīng)怎樣培養(yǎng): 1.知道怎樣能讓寶寶平靜 當寶寶情緒失控時,爸媽首先要保持冷靜,這能帶給寶寶安全感,同時也是很好的示范。爸媽要知道什么東西或者什么事情能讓寶寶平靜,有些寶寶需要爸媽擁抱撫慰才能鎮(zhèn)定下來;有些寶寶只要爸媽逗他玩會兒就能轉(zhuǎn)移注意力;而有些寶寶則一定需要一些時間和空間發(fā)泄自己的情緒。 2.找出寶寶失控的原因 一天之中有沒有特別時段或者某些典型的事情會導致寶寶“憤怒”?爸媽如果能了解讓寶寶生氣的原因,就能提前做出應(yīng)對。如果知道寶寶討厭人多吵鬧的地方,就可以想一些辦法讓寶寶慢慢適應(yīng)。比如帶寶寶去一個公共游樂場,可以先帶他在外面看看其他寶寶都在玩些什么,看看有什么是寶寶感興趣的;再找一些寶寶熟悉的玩具給他;然后,再幫助寶寶加入到和其他小朋友的游戲中去。 另外,當寶寶餓、累、不舒服的時候,會很難表現(xiàn)出自制力。 3.讓寶寶知道這些行為是不恰當?shù)?/P> 當寶寶出現(xiàn)不恰當?shù)男袨闀r,爸媽如何反應(yīng)很重要。如果爸媽反應(yīng)強烈、情緒化,會讓寶寶很有成就感,日后還會故伎重施。爸媽要保持冷靜,并讓寶寶了解到這些行為是不合理的、不受歡迎的。 4.當寶寶出現(xiàn)不恰當?shù)男袨闀r 一邊用語言制止,一邊還要采取行動阻止寶寶,有時語言未必有用。 只認可寶寶的感情,但要批評他的行為:“寶寶,我知道你很生氣,但不能亂扔積木! 說出寶寶的想法:“寶寶我知道你想玩水,但是不能把水倒在書桌上。” 找到替代的方法;不允許寶寶做這些事情,爸媽要提供其他的解決方法,不然寶寶很有可能繼續(xù)吵鬧。比如不想寶寶在書桌上玩水,可以帶他去浴室的浴盆玩,滿足他“探索”水的愿望。 讓寶寶知道自己錯在哪里:“亂扔積木是不對的,因為會砸痛別人。” 5.給寶寶機會決定自己的事情 根據(jù)寶寶的年齡,給他一定的選擇權(quán)。擁有一定自主權(quán),會讓他覺得自己是有能力的、是可以做到自我控制的。 6.讓寶寶學會等待 等待也屬于自制力范疇。讓寶寶等待的同時,可以給他點事情做。對還沒有建立時間概念的寶寶,要他理解等5分鐘是比較困難的,爸媽可以準備一個到時間就會響的定時器,這樣會使寶寶更有控制感,對大概要等多久有個概念。 |
GMT+8, 2025-5-14 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