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 如今不少廠家把藥物做得很精致,給孩子吃的藥口感也很好,形狀也好看,比如有一種退燒藥外形是彩色的袖珍迷你小球球,甜甜的很好吃。正是這個原因,使一些孩子很喜歡吃藥,于是,吃過量的藥或吃錯藥的事情時有發(fā)生。 對策:對四歲以下的小寶寶說清楚,藥不是糖,即便好吃,也只能在生病的時候吃。否則會中毒暈倒,父母可以通過游戲讓寶寶明白藥物中毒的危害,加深寶寶的印象。 如果孩子開始認字了,父母可和孩子一起認藥瓶上的藥名、有效時間、使用量及禁忌癥,這些對能認識簡單的字的孩子很有效。藥物一定要放在柜子里收好,或放到比較高的地方,盡量遠離孩子的視線。另外,對洗潔精、消毒水、“必噗”、衛(wèi)生間清潔劑等物品,也要收好。 ★纏繞 孩子對繩子一類的東西很好奇,在自己身上纏來纏去,可一旦勒住孩子手腳自己又無法解脫,就容易造成局部缺血壞死;如果將繩子套在脖子上就更能把父母嚇得大呼小叫。 對策:將家里所有窗簾繩纏起來或干脆取消,不給孩子玩繩子提供可能。有的孩子喜歡用線、繩子捆綁一些東西,這時你要給孩子打打預防針:只能捆物不能纏自己。也可用膠布代替繩子。 ★窒息 孩子把珠子、扣子、干燥劑、花生米、棗核等放入嘴中“品嘗”,結果誤入氣管。有個別孩子吃東西時說話、笑、哭、跑等,均易造成氣管異物,引起窒息。 對策:三歲以下的寶寶,最好不玩這些細小的東西,如果發(fā)生意外,應立即將孩子倒立、拍背,能將氣管中的異物吐出。稍稍拖延,都有生命危險。小嬰兒要防被枕頭、被子等悶住。家長睡眠時要防壓了孩子。不要讓孩子把整個腦袋伸進塑料袋內,或把被子、床單等蒙在頭上,一旦引起窒息,就比較麻煩。告訴孩子,家中柜子、箱子不是藏身之地,否則躲進去出不來,也會造成窒息,就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了。 意外是兒童致死的頭號原因 客廳或者臥室中樓梯、桌椅、櫥柜、梁柱……等尖銳的地方在寶寶學習“坐、爬、站、走”的過程中,危險指數急速上升。此外,很多家具,特別是茶幾、餐桌、電視柜等,設計得相對較低,方便了寶寶觸摸桌面上的東西,十分危險。 提早制定寶寶節(jié)日健康預案 物品集中存放:節(jié)日里,寶寶最好奇的是客人包中的藥瓶、化妝品以及鑰匙扣等物品,如果被小寶寶偷偷拿到這些危險物品,很有可能會釀成大禍。所以,提前為客人準備好放置物品的專門地方尤為重要。 保護寶寶的安全你做到一百分了嗎? 調查顯示,我國0-14歲的兒童每年至少有約1000萬人受到各種形式的意外傷害,且其高發(fā)年齡集中在4歲以前。如何有效地保證寶寶的安全?寶寶對危險的認知是怎樣的?家長平時可以對寶寶進行哪些安全教育?讓我們聽聽專家怎么說。 |
GMT+8, 2025-5-15 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