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驟3 : 設范 設范是指為孩子的行為設立規(guī)范,即劃出一個明確的范圍,里面的是可以理解或接受的,而外面的則是不合適和不能接受的。 比如孩子受挫后打人、罵人或摔玩具,在了解這些行為背后的情緒并幫他描述感覺后,你應當使孩子明白,某些行為是不合適的,而且是不被容忍的。 例:“你對亮亮拿走你的游戲機很生氣,媽媽明白你的感覺。但是你打他就不對了。你想,你打了他,現(xiàn)在他也想打你,以后你倆就不能做朋友了,對嗎?”對6歲以下的孩子,無須深入解釋“不對”的理由,除非他主動發(fā)問。 重要的是讓孩子明白,他的感受不是問題,不良的言行才是問題的關鍵。所有的感受和期望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并非所有的行為都可以被接受。 步驟4 : 策劃 人生的每次經(jīng)驗都會讓我們學到一些東西,使我們更有效地創(chuàng)造一個成功快樂的未來。不明白這個道理的人,總是抱怨人生處處不如意。而明白這個道理的人,則不斷進步、享受人生、心境開朗、自信十足。 當孩子很小的時候,便應該教導他懂得這個道理,而經(jīng)過上述的肯定、分享、設范三個階段,現(xiàn)在正是恰當?shù)臅r候。 此時,孩子已經(jīng)領悟到:現(xiàn)在我知道我感覺糟糕的原因了,而且我知道引起這些不舒服感覺的問題在哪里,我應該怎樣去處理這些問題呢? ◆孩子需要一些時間去表達他的感受。耐心些,當孩子正努力地說出情緒時,不要打斷他,鼓勵他繼續(xù)說下去。 當孩子有足夠的情緒表達后,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面部表情、身體語言、說話速度、音調、音量和語氣等都變得舒緩了。 ◆ 待孩子的情緒稍微平靜下來后,就可以繼續(xù)引導他說出事情的細節(jié)了。 接下來,你就可以引導孩子找出更恰當?shù)姆椒▉硖幚碡撁娴那榫w。 ◆ 先問孩子他想得到些什么。比如,游戲機不被別人拿走;也有機會坐在汽車前座。 ◆ 與孩子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他自己想辦法,幫助他做出最好的選擇,鼓勵他自己解決問題。 例如:“如果重新來過,除了打他,你能想到其他的方法嗎?” “下次發(fā)生同樣的情況時,怎么做會更好?” ◆ 和孩子討論:為了避免同樣不如意的情況出現(xiàn),可以采取哪些預防措施。 例如:“剛才亮亮走過來的時候,你對他說些什么,他就不會拿走你的游戲機?” “為了避免你不在的時候別人拿走你的游戲機,你可以想出多少個辦法?” ◆ 如果必要,你不妨以爽快和愉快的態(tài)度參與,與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
GMT+8, 2025-5-16 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