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市人民檢察院聯(lián)合市外事辦走進江東街道雞鳴山社區(qū),為來自伊拉克、韓國、也門等12個國家和地區(qū)的60余名外籍人士開展外語普法講座,旨在進一步提高在義外籍人士的法律意識、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講座過程中,檢察官簡要介紹了市人民檢察院近5年來辦理的外國人犯罪案件,并針對危險駕駛、毒品類、侵犯知識產權類等多發(fā)犯罪為外籍人士制定了專門的外文普法課程。同時,結合義烏實際梳理一些生產經營中可能發(fā)生的法律風險,并用真實案例對相關法律法規(guī)進行詳細解讀。 “我不太熟悉中國品牌,怎樣識別侵權商標”“銀行卡被凍結了該怎么辦”……在普法講座的討論環(huán)節(jié),參加此次講座的外國居民提出了不少在義烏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檢察官現場一一解答。“這場講座非常實用,解決了很多我們生活中的法律疑惑!眮碜杂《鹊目蜕棠崃_斯一邊說,一邊跟朋友分享起普法講座的法律知識。 市人民檢察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檢察官們在辦案中發(fā)現,受國家、文化和語言等方面因素影響,不少外籍人士對中國法律知之甚少,遇到問題時也不知如何維護自身權益。市檢察院涉外案件辦案團隊將持續(xù)走進國際商貿城、涉外企業(yè)等地,積極開展涉外普法宣傳和法律咨詢服務,為更多在義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士普及法律知識。 |
GMT+8, 2025-5-11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