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常常會遇到孩子對自己月經的提問,在回答孩子關于月經的問題中,媽媽需要把握的原則有: 原則一,告訴孩子媽媽身體是健康的。 媽媽實例 女兒5歲了,看到了我例假的時候扔在廁所垃圾桶內的衛(wèi)生巾,指著大叫:“啊!媽媽的鼻血!”頭一次我沒有做聲,我不知道怎么和她解釋這件事情。后來我正在換衛(wèi)生巾的時候,她一下子闖進來了,說:“你為什么要用那東西?”我說:“怕弄臟衣服!彼f:“我為什么不用?”我說:“你是小寶寶,不臟!迸畠簺]有再問,可這兩件事情聯系在一起,我覺得不應該給孩子這么一個模糊的答案。 告訴孩子不要為媽媽擔心 當孩子無意中看到衛(wèi)生間里的帶血的紙,或者孩子發(fā)現媽媽的身體會流血時,孩子首先想到的是媽媽的身體是否出現了問題,是否受傷,孩子關注的是媽媽的健康。所以在回答孩子“媽媽的身體為什么會流血”這個問題時,要把媽媽的健康作為答案的中心。 媽媽直接告訴5歲的孩子:女孩長大后,每個月都有一些生理變化,這樣的變化使媽媽的屁股會有一些血液流出來,這說明媽媽的身體是正常和健康的,這個時候媽媽就需要用衛(wèi)生巾來接住這些血液,不然褲子就會弄臟。當孩子明白流血是正常的后,就不會再為媽媽的身體健康擔憂了。 原則二,孩子問什么就回答什么,答案簡單明了。 媽媽實例 昨天和阿志一起洗澡的時候換衛(wèi)生巾,阿志問我:“媽媽你也用紙尿褲。俊蔽艺f:“是的,媽媽每個月都要用幾天。”阿志:“你也會尿在身上嗎?”我說:“不是的,親愛的,媽媽每個月都會把身體里沒有用的東西排出來,所以媽媽用媽媽的紙尿褲,衣服才不會臟!卑⒅荆骸鞍职忠灿脝?”我說:“爸爸是男人,和你一樣。男人都不用,女人才用的!卑⒅緵]有再繼續(xù)問下去了。 就事論事的簡單答案即可 阿志媽媽的回答簡單明了,以解決孩子當下的問題為原則,孩子能夠得到自己滿意的答案,就說明媽媽做對了。 原則三,答案不可以引起孩子對自己身體的擔憂和恐懼。 媽媽實例 女兒4周歲,前幾天到公廁她看到了垃圾簍里的衛(wèi)生巾,有點異常的表情,不知道是嫌臟呢還是恐懼,就不上廁所了。我告訴她:女孩子長大以后都會有一個生理期的,你長大后也會有生理期的。昨天我來例假肚子有點疼,我就跟她說媽媽的生理期來了,直到晚上睡覺的時候女兒都還哭喪著臉,有點恐懼地對我說:“媽媽我怕我長大后流血。”我不知道該怎樣安慰女兒了…… 包容孩子的恐懼 媽媽正確的做法是:當發(fā)現女兒不愿意上廁所時,媽媽要尊重女兒的意愿,帶女兒離開,給予女兒安撫;等待女兒情緒平復后,媽媽要與女兒溝通,讓女兒表達出當時的情緒,然后進行疏解;如果孩子提出相關問題,媽媽要簡單清楚地回答。 媽媽對女兒說“你長大后也會這樣”讓女孩產生了對自己身體的恐懼感,當看到媽媽因為生理期而出現肚子痛時,對媽媽身體的擔憂,加重了女孩對自己身體的擔憂和恐懼。這樣的情況會持續(xù)一段時間,媽媽需要幫助女兒脫離這樣的憂慮。 原則四,答案不可以超出孩子年齡認知范圍。 媽媽實例 女兒4歲,一天她看到了我正在換衛(wèi)生巾,也看到了帶血的衛(wèi)生巾,她很害怕地看著我說:“媽媽流血了,媽媽流血了!比缓缶投愕揭贿吶チ。我想告訴她科學的月經知識,于是我抱著她,給她講道:因為每個女人都有一個子宮,你就是在媽媽子宮里面長大然后出來的,每個月子宮內膜都會脫落一次都會出一次血的,這是由于媽媽身體里激素的變化引起,女人都有這樣的生理期,這是正,F象,女兒還是很不開心的樣子…… 不要講太深的理論知識 媽媽只要告訴孩子媽媽的身體是健康的,讓孩子不要擔憂媽媽的身體就可以了。但是,媽媽給4歲的女兒講解月經中提到的“生理期、子宮、內膜脫落出血、激素、你在媽媽子宮長大”,這些概念已經超出了4歲女孩的認知能力,讓孩子產生了更多的困惑,卻沒有解決女孩當下的問題。 |
GMT+8, 2025-5-15 00:06